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改革原蚕区种场技术和服务的探讨
引用本文:孙美仙.改革原蚕区种场技术和服务的探讨[J].蚕桑通报,2004,35(3):44-45.
作者姓名:孙美仙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宁市蚕种场,浙江,海宁,314400
摘    要:20世纪80年代末,海宁蚕种场开始扩大原蚕生产规模,开辟原蚕区饲养基地,形成了专业场走向农村联户饲养,收茧制种以场带队的生产模式.为了发挥各农户优势,90年代又转为小蚕联户,大蚕分户饲养就地制种的生产形式.目前,该场已发展成为春、秋两期饲养10000 g蚁量,年生产18万张以上的一代杂交蚕种的原蚕生产制种场.现有职工48名,具有技术职称的农业技术人员8名,生产用房5000多m2,原蚕区分布在3个村300余户农户中,桑地面积约46.7 hm2.持续多年的饲养原种及培桑管理,使整个原蚕区基础逐年扎实,生产的蚕种质量逐年提高,为海宁市蚕桑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

关 键 词:海宁蚕种场  原蚕区  技术操作省力化  生产规模化  服务社会化  产品优质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