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放养密度对寒区稻-扣蟹共作模式中河蟹生长及水质的影响
引用本文:王世会,赵志刚,罗亮,张瑞,郭坤,徐伟,梁利群,张旭彬.放养密度对寒区稻-扣蟹共作模式中河蟹生长及水质的影响[J].水产学杂志,2023(2):100-108.
作者姓名:王世会  赵志刚  罗亮  张瑞  郭坤  徐伟  梁利群  张旭彬
作者单位: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省冷水性鱼类种质资源及增养殖重点开放实验室;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盐碱水域渔业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3. 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摘    要: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127.08°E,46.88°N)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的300 m2实验单元中,设置1个水稻常规单作对照组(RM)和3个“绥粳4”水稻与体质量(1.02±0.16)g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Ⅲ期幼蟹共作组(RCC)。蟹密度分别为22 500只/hm2(RCCI)、45 000只/hm2(RCCⅡ)和67 500只/hm2(RCCⅢ),每组3个重复。稻蟹共作组单元在距稻田埂1 m处开挖上宽0.6 m、下宽0.3 m,深0.4 m,不超过稻田总面积10%的梯形环沟。水稻6月2日插秧,7月6日投放长江水系Ⅲ期幼蟹,每天17:00投喂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9月下旬,统计水稻产量、养成扣蟹平均体质量,探究寒区稻-扣蟹共作模式下中华绒螯蟹与水稻的生长性能及水质理化因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一个种养周期内,稻蟹共作RCCⅢ组水稻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CCI组和RCCⅡ组水稻产量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中华绒螯蟹终...

关 键 词:中华绒螯蟹  水稻  稻蟹共作  生长  水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