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猪对粗纤维消化利用的生理学研究
引用本文:韩正康,陈杰,秦为淋,毛鑫智,陆天水.猪对粗纤维消化利用的生理学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78(4).
作者姓名:韩正康  陈杰  秦为淋  毛鑫智  陆天水
作者单位:江苏农学院 (韩正康,陈杰,秦为淋,毛鑫智),江苏农学院(陆天水)
摘    要:猪的消化道内进行微生物消化的发酵过程,饲料内粗纤维及其它营养物质可被分解产生有机酸(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胃前部和大肠内有机酸浓度都超过100毫当量/升食糜,但发酵性质不完全相同。胃前部挥发性脂肪酸(VFA)/乳酸的比率接近3:1,而大肠内比率为6—10:1,这些有机酸都可被胃肠道吸收利用。 在安装永久性胃瘘、盲肠瘘及结肠瘘的试验猪上研究表明,大肠食糜为中性略偏酸性(盲肠pH6.67,结肠pH6.75);pH、VFA和氨氮水平与水牛瘤胃同类生化指标很相接近,尚变动幅度较小。应用尼龙绢袋方法测定猪大肠对粗纤维消化率,24小时为9%左右。由于猪的消化生理具有与草食家畜包括反刍家畜相同的一方面,这就为研究提高猪的粗饲料利用,特别是对粗纤维分解,提供可靠的生理依据。 实验初步证明,由于小肠调节食糜的pH,以利于粗纤维在大肠内分解,因此,小肠在猪的粗纤维消化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应用“人工瘤胃”发酵饲料喂猪,既有体外加工发酵,又促进体内消化的发酵过程,使粗纤维的消化率显著提高,同时消除及减少粗纤维对其它营养分的抑制性影响,提高了粗饲料的营养价值。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