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荚果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作者姓名:高德武  石长金  李日新  孙雪文  刘刚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哈尔滨150400
摘    要:人们对野生荚果蕨的长期、大量采摘,使其正面临着资源萎缩、减少,产量呈下滑的趋势,为了保持和培育该物种资源。于2004-2006年进行了荚果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在实验室人工气候箱内进行,采用互比法3次重复,通过人工控制光照、温度、水分和基质等生态因子,试验观测对荚果蕨孢子萌发、原叶体出现、配子体形成孢子体及其形成孢子体率的影响,试验结果:配子体形成孢子体率。在4种基质中,土壤为52%,蛭石为33%(见表1,图2);在遮光情况下,透光率在28.1%至全光照的光照强度区间范围内对荚果蕨繁育有利(见表2,图4);平均温度20-24℃条件下,孢子体出现时间、数量,配子体形成孢子体率明显优于平均温度12℃的处理(见表3,图6);土壤水分〈20%孢子不萌发,原叶体生长速度和配子体形成孢子体率依次:水分45%〉40%〉35%(见表4,图8)。

关 键 词:荚果蕨  生态因子  有性繁育  荚果蕨  人工繁育  技术研究  Artificial  Breeding  生长速度  孢子体  土壤水分  处理  时间  条件  平均温度  区间范围  光照强度  全光照  透光率  情况  蛭石  结果  试验观测  影响

Study on Artificial Breeding of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Authors:Gao Dewu  Shi Changjin  Li Rixin  Sun Xuewen  Liu Gang
Abstract:
Keywords: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ecological factor  sexual reproduction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