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粒用高粱育种近10年来进展缓慢,今后应以高产为目标,以多抗、耐密、广适为核心,以优质为保障。(1)组织高粱育种单位、育种者之间进行科研大协作,加强基础研究,强化技术储备,重视农艺性状选拔,创造新种质;(2)适应气候条件变化,选择相对较晚熟的杂交种,有利于提高产量;(3)重视改善品质,根据用途培育优质高产杂交种;(4)提高抗逆性和耐密性,增强抗倒性;(5)不同类型间亲缘关系要清晰,以保持和提高两亲间的杂种优势;(6)改进和强化育种选择方式,增加F2代群体株数,保证种植密度,强胁迫环境下选择,提高选择强度;(7)改进和完善种子繁殖制种技术,保证新品种的繁制质量和数量,建立优良杂交种推广体系;(8)促进粮食转化,提高经济效益,利于高粱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