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CJ—801株细胞毒理化特性和形态学的研究
引用本文:李汉秋,周蛟,刘福致,陈丽永.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CJ—801株细胞毒理化特性和形态学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1985(3).
作者姓名:李汉秋  周蛟  刘福致  陈丽永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李汉秋,周蛟,刘福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陈丽永)
摘    要:用本所从北京地区分离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CJ—801株鸡体传递16代毒,经鸡胚法氏囊细胞,鸡胚肾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的适应和传代,培育成一株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并致细胞产生明显病变的病毒株-CJ-801BKF,其滴度基本稳定在10~5TCID_(50)~10~8TCID_(50)。 CJ—801毒株经研究鉴定证明:病毒复制不受IUdR的影响,属于RNA核酸型;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不敏感,具有无囊膜病毒的特点;在56℃水浴中经90分钟灭活,其感染滴度不下降,有较强的耐热性;能耐受10次以上反复冻融;在pH3环境中放置3小时仍有感染性,但滴度有所下降,在pH12环境中放置3小时丧失感染能力,说明病毒耐酸而对碱的耐受性差;病毒能通过100nm的微孔滤膜,而不能通过50nm的滤膜,说明病毒粒子大于50nm而小于100nm。在电镜下观察,病毒在细胞质中装配,呈晶格状排列,病毒粒子为六边形或卵圆形,廿面体立体对称,无囊膜,直径约50~60nm,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