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草原红牛及其杂种牛群体微卫星DNA遗传多态性研究
作者姓名:杨国忠  任文陟  张嘉保  赵玉民  胡成华  张国梁
作者单位:1.河北北方学院牧工系;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兽医系;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4.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 张家口075131;5.长春130062;6.公主岭136100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1AA243051)
摘    要: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了草原红牛、草原红牛与利木赞杂交后代群体在8个微卫星座位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在草原红牛中,ETH225,IDVGA2,IDVGA46,IDVGA44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42 0,0.673 6,0.521 8,0.575 0,这4个座位为高度变异座位。另4个座位BM2113,BM1824,IDVGA55,TGLA44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69 8,0.360 4,0.353 8,0.470 8,属于中度多态性座位。在杂种牛中,这8个座位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大于0.500 0,属于高度多态性座位。

关 键 词:草原红牛  微卫星DNA  遗传多态性
文章编号:1000-5684(2005)04-0442-04
收稿时间:2004-12-14
修稿时间:2004-12-1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