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穗型粳稻不同粒位籽粒垩白性状的比较分析 |
| |
作者姓名: | 陈书强 金峰 王嘉宇 刘柏林 董丹 薛菁芳 张文忠 徐正进 陈温福 |
| |
作者单位: |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16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项目
,
沈阳农业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
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 |
| |
摘 要: | 选用典型的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粳稻品种为材料,对两种穗型粳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外观品质性状的差异及其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粳稻品种的穗型特征与品种间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高低无直接的联系。同一稻穗内的不同部位间籽粒相比,垩白粒率、垩白度基本都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透明度则基本相反。同一稻穗内的不同枝梗间相比,着生在二次枝梗上籽粒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相对较高,而一次枝梗上的籽粒相对较低,透明度则相反。同一枝梗间的不同着粒部位相比,一次枝梗上6个粒位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第1,5,6粒位较低,第2,3位较高,二次枝梗上3个粒位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第1粒位最低,第2粒位最高,透明度则相反。粳稻穗型特征与品种间外观品质的优劣并无直接联系,同一稻穗内不同籽粒间的外观品质好坏与其颖花在穗上的开花顺序有密切联系。
|
关 键 词: | 粳稻 穗型 粒位 垩白性状 |
文章编号: | 1000-7091(2008)02-0001-08 |
修稿时间: | 2007-12-1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