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异质环境条件下美丽箬竹的形态可塑性
引用本文:高贵宾,吴志庄,潘雁红,丁兴萃,钟浩,田新立.异质环境条件下美丽箬竹的形态可塑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6,43(2):220-226.
作者姓名:高贵宾  吴志庄  潘雁红  丁兴萃  钟浩  田新立
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杭州 310012;浙江省竹子高效加工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2;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杭州 310012;浙江省竹子高效加工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2;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杭州 310012;浙江省竹子高效加工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2;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杭州 310012;浙江省竹子高效加工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2;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杭州 310012;浙江省竹子高效加工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2;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杭州 310012;浙江省竹子高效加工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2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14QA038),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4C030008)和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F10047)共同资助。
摘    要:美丽箬竹是优良观赏经济竹种,对环境生态因子变化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设置竹苗密度、光照、养分、水分等几种关键生态因子的不同处理,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其地下茎、地上竹株形态特征差异,分析美丽箬竹形态性状对各生态因子的适应情况,为竹子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竹苗密度处理条件下,美丽箬竹地下茎形态指标随竹苗密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其地上竹株形态特征则以2鞭段处理表现最好,其次分别为3鞭段、对照、4鞭段处理;(2)光照处理美丽箬竹形态指标总体上随光照减弱而逐渐减小;(3)养分处理条件下,梯度2处理形态特征表现最好,对照最差;(4)水分处理条件下,间隔6 d浇水处理形态特征表现最好,对照最差。研究发现:(1)不同处理造成美丽箬竹地下茎、地上竹株形态特征发生复杂变化,最终导致竹子无性系种群生长拓殖能力的差异;(2)多因素藕合异质环境条件下美丽箬竹种群生理生长与生态行为及其形成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关 键 词:美丽箬竹  异质环境  地下茎  竹株  形态可塑性
收稿时间:2015/12/7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