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EMS诱变对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及幼苗表型特征的影响
作者姓名:喇黑麦  董文科  马福钦  郑雨琴  陕亚宁  马菲阳  康婷婷  马晖玲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JR5RA871)
摘    要:【目的】筛选适宜鹰嘴紫云英的 EMS 诱变条件。【方法】以鹰嘴紫云英品种甘绿 2 号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0. 2%、0. 4%、0. 6%、0. 8%)的甲基磺酸乙酯(EMS)进行不同时间(2、4、 6、8 h)的诱变处理,探究 EMS 对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特征及表型变化的影响。【结果】低浓度和短时间 EMS 处理促进鹰嘴紫云英种子的萌发,随 EMS 浓度升高和诱变时间的增加,对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种子浸出液电导率随诱变条件的加深呈上升趋势,在 2~6 h 时,萌发期发芽率、发芽势、幼苗苗长和根长均随处理时间和诱变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 8 h 处理下,随 EMS 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EMS 浓度在 0. 8% 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达到最低,较对照分别降低了 54. 45% 和 56. 67%;经形态学筛选,发现有鹰嘴紫云英幼苗表现出幼苗矮小、停滞生长、叶片黄化、宽叶、窄叶、叶片发紫、诸多病斑等特殊变异性状。【结论】0. 8%EMS 处理 6 h 可作为最佳诱变组合;幼苗的生长随诱变时间和浓度增加而明显受到抑制,且表型变异类型也逐步增多。

关 键 词:鹰嘴紫云英  EMS 诱变  种子萌发  表型特征
收稿时间:2022-08-16
修稿时间:2022-09-24
点击此处可从《草原与草坪》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草原与草坪》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