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养殖环境中底栖生物丰度与双齿围沙蚕生化组成的相关性研究
引用本文:张永靖,童丽娟,郑周数,庄丁丁.养殖环境中底栖生物丰度与双齿围沙蚕生化组成的相关性研究[J].水产科学,2005,24(2):5-8.
作者姓名:张永靖  童丽娟  郑周数  庄丁丁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30463)
摘    要:对慈溪龙山、温岭新街、临海滨海三个双齿围沙蚕的养殖点的调查表明:温岭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最高,为7321 5个 cm3,其次是临海(1750个 cm3),慈溪最低,为1044个 cm3;小型底栖硅藻的平均丰度分别为:917个 cm3、6982 5个 cm3和627个 cm3,温岭最高;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127个 cm3、339个 cm3和1123个 cm3,临海最高;平均生物量分别为:443 62μg cm3、1100 28μg cm3、3868 12μg cm3。共鉴定出小型底栖硅藻15个属,其中以圆筛藻属、菱形藻属、斜纹藻属和布纹藻属为主要类群;小型底栖动物七个类群,分别为海洋线虫、有孔虫、涡虫、介形虫、寡毛类、桡足类和等足类,其中有孔虫和介形类丰度占绝对优势,其次是线虫和涡虫。对这三个地区沙蚕的生化组成研究表明:温岭沙蚕的总脂、总糖、蛋白质和EPA含量均为最高,品质最好,其次是临海,再次是慈溪。底栖生物的生物量与沙蚕的生化组成成一定相关关系,稳定的生活环境有利于沙蚕的生长。

关 键 词:双齿围沙蚕  生化组成  小型底栖生物
文章编号:1003-1111(2005)02-0005-04
修稿时间:2004年6月29日

The Biochemical Compositions in 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 Related to Abundance of Benthic Meiofauna in Aquacultural Environments
ZHANG Yong-jing,TONG Li-juan,ZHENG Zhou-shu,ZHUANG Ding-ding.The Biochemical Compositions in 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 Related to Abundance of Benthic Meiofauna in Aquacultural Environments[J].Fisheries Science,2005,24(2):5-8.
Authors:ZHANG Yong-jing  TONG Li-juan  ZHENG Zhou-shu  ZHUANG Ding-ding
Abstract:
Keywords: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  biochemical components  benthic meiofauna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