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灌水次数与氮肥运筹对‘豫教5号’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倪永静,贺群岭,李金沛,朱培培,胡 新,张丽琴,王世杰.不同灌水次数与氮肥运筹对‘豫教5号’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35-42.
作者姓名:倪永静  贺群岭  李金沛  朱培培  胡 新  张丽琴  王世杰
作者单位:(;1.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2.荥阳市农业技术推广广武中心站,河南荥阳 450103;;3.河南教育学院,郑州 450046)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小麦新品种的中试示范及育种家种子扩繁”(2013GB2D00030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03)。
摘    要:为给冬小麦提供“更合理、更节约、更高效”的水肥运筹技术方案,以‘豫教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水次数和施氮处理对小麦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次数、施氮量以及基追比例分别对小麦叶面积指数、产量及构成因素有显著影响。在W1(底墒水)处理下叶面积指数与施氮量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在W2(底墒水+拔节水)、W3(底墒水+拔节水+灌浆水)处理条件下,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的叶面积指数与施氮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抽穗后20天与施氮量则呈二次曲线关系,且以N3R2为最大值。在不同灌水次数条件下,产量、穗数、穗粒数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千粒重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在灌溉底墒水+拔节水+灌浆水、施氮量为240 kg/hm2及基追肥5:5处理组合下实现了水肥的高效配合,产量、穗数、穗粒数分别为8609.60 kg/hm2、688.2×104株/hm2、37.9粒,其中产量比对照W1N0 (3517.5 kg/hm2) 增产144.8%。由此可知,在小麦生长后期降雨量偏少的黄淮豫东地区,小麦生产中灌溉水的节约空间相对较小,氮肥的节约空间则相对较大。

关 键 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  生物和非生物胁迫  
收稿时间:2014/6/24 0:00:00
修稿时间:2015/1/22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