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温度下银耳生理变化规律与出耳农艺性状分析
引用本文:张海洋,林 辉,王长文,张琪辉,郑 峻,孙淑静,胡开辉,钟冬季.不同温度下银耳生理变化规律与出耳农艺性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7,44(12):12-19.
作者姓名:张海洋  林 辉  王长文  张琪辉  郑 峻  孙淑静  胡开辉  钟冬季
作者单位:1.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 古田县食用菌研发中心,福建 古田 352200; 3. 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福建 福州 350002; 4. 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福建 古田 352200; 5. 古田县恒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福建 古田 352200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星火计划项目(2016S0041);福建省食用菌产业重大研发平台(2014N2101);福建省 科技计划项目(2018N3108,2016S0054)
摘    要:通过研究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菌丝生长阶段不同培养温度(20、24、28℃)下银耳菌包内生理生化及酶活性指标变化规律,明确不同温度对银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培养温度对银耳菌丝生长和出耳的农艺性状具有显著影响,以24℃下培养银耳菌包,在菌包生理生化变化情况(总糖、pH、还原糖、胞外蛋白)、各胞外基质降解酶分泌量(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蛋白酶)以及出耳品质(银耳朵型、产量)明显高于20、28℃下培养的菌包,确定了银耳菌包培养阶段最适温度为24℃,高温或者低温环境会影响银耳菌丝对原料的利用,产量和品质有所降低。

关 键 词:银耳  温度  生理指标  酶学变化  出耳

The physiological change of Tremella fuciformis under various culture conditions and its fruiting economic character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