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氮肥与氮转化调控剂配施降低夏玉米-冬小麦农田N2O排放
作者姓名:王艳群  彭正萍  李迎春  李英丽  舒晓晓  郭李萍
作者单位: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农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保定,071000;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3. 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保定,07100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11B0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955904);河北农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16204078)
摘    要:针对农业生产中氮肥施用不合理导致氮肥利用率低、N_2O排放增加及经济效益下降等问题,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氮肥与氮转化调控剂配施模式的夏玉米-冬小麦一年两作农田N_2O排放特征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农民施氮肥处理(FN)相比,各推荐施氮处理在夏玉米季和冬小麦季的N_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降低29.2%~65.4%(P0.05)和26.9%~74.9%(P0.05),N_2O排放总量分别降低1.05~2.72(P0.05)和1.10~2.47(P0.05)kg/hm~2;整个轮作季纯收益增加967.5~3 887.0元/hm~2。同等施氮量条件下,与推荐施氮处理(RN)相比,夏玉米季推荐施氮配施双氰胺处理(RN+DCD)和推荐施氮配施吡啶处理(RN+CP)分别使N_2O平均排放通量降低41.5%(P0.05)和31.2%(P0.05);而在冬小麦季则分别下降63.0%(P0.05)和65.7%(P0.05);整个轮作季RN+DCD和RN+CP处理N_2O排放总量分别降低了52.5%(P0.05)和49.0%(P0.05),纯收益分别增加312.6和708.9元/hm~2。夏玉米季,土壤N_2O阶段排放峰值出现在三叶期-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抽雄期;而冬小麦季土壤N_2O阶段排放峰值出现在播种-冬前苗期和返青-拔节期。考虑作物产量、N_2O排放以及经济效益,RN+DCD和RN+CP处理经济效益较高,N_2O排放总量较少,是兼顾作物产量、农民收入及大气环境的推荐氮肥管理措施。

关 键 词:  排放控制  肥料  夏玉米-冬小麦轮作系统  N2O排放  经济效益
收稿时间:2016-09-18
修稿时间:2017-03-06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