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对若羌灰枣及其产地环境锶含量与同位素的组成特征进行测定,明确运用锶同位素溯源若羌灰枣产地的可行性。【方法】采集若羌县和36团灰枣、枣园土壤和灌溉水,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热电离质谱仪(TIMS),分别测定锶含量及同位素组成特征。【结果】若羌县铁干里克乡灰枣具有较高锶含量(5.11 mg/kg)和较低的锶同位素比值(0.711 329),而若羌县瓦石峡乡灰枣具有较低的锶含量及较高的锶同位素比值,其锶含量变化范围在3.14~4.26 mg/kg,均值为3.78 mg/kg;锶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范围在0.712 643~0.713 084,平均值为0.712 897。与中国生物标准锶含量的2.5 mg/kg相比,若羌灰枣锶含量(4.67 mg/kg)较高,而河南新郑灰枣锶含量(2.00 mg/kg)相对较低。【结论】根据灰枣的锶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特征,可区分若羌灰枣和新郑灰枣,运用锶同位素可作为若羌灰枣产地溯源的指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