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养分效应评价方法研究
作者姓名:郑志芳  赵姣  姜兴芳  周顺利  王璞  廖树华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 100193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07)和"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2BAD04B02)资助
摘    要:了解作物养分效应机制是提高作物养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本文以玉米品种"农华101"为试验材料, 进行不同播期、密度、肥料试验, 记录了生育时期的日均温, 并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及其他器官中氮、磷、钾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 然后基于改进后的BLUP方法, 在考虑植株干物质日均积累量与自身效应、环境效应关系的基础上, 引入群体效应和温度效应, 探讨并建立了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养分效应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对养分效应评价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干物质日均积累量理论值与实际值的相关性r值为0.72~0.99; 各生育阶段配对t检验的α值均大于0.05, 各生育阶段的干物质日均积累量的理论值和实测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 用建立的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养分效应评价方法得到的各养分特征效应值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 三叶期到拔节期各养分效应值为0~0.58, 拔节期到大口期为 0.43~2.57, 大口期到吐丝期为 0.45~4.58, 吐丝期到成熟期为 0.86~4.71。综上, 利用改进后的BLUP法提出的养分效应评价方法对玉米各阶段养分效应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该方法可作为玉米养分效应评价的参考手段。

关 键 词:BLUP 玉米 生育阶段 日平均干物质积累量 群体效应 温度效应 养分效应
收稿时间:2013-03-06
修稿时间:2013-04-09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