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植物吸取修复及钝化处理对后茬水稻镉吸收的影响
作者姓名:程晨  高文娅  胡鹏杰  吴龙华  刘鸿雁  骆永明
作者单位:1.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 550025;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2.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3.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25;4.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烟台 264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250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801104)和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16812)资助。
摘    要:采集湖南湘潭县某地镉(Cd)污染酸性农田土壤及其经伴矿景天分别吸取修复两季和三季后的土壤,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经伴矿景天修复及钝化改良与否对土壤pH、有效态Cd、Zn以及水稻生长和稻米Cd、Zn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改良的处理,随着修复次数的增加,土壤pH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为0.26~0.38个单位;且修复两季、三季土壤CaCl_2提取态Cd浓度较未修复土壤分别降低19.4%、24.0%;修复后土壤种植水稻品种W184,其糙米中Cd浓度显著降低,但依然超标;修复三季土壤种植低积累水稻品种IRA7190,其糙米中Cd由0.47 mg/kg降为0.03 mg/kg。施加钝化剂海泡石和石灰(10 g/kg+1 g/kg)后,修复两季、三季土壤的pH显著升高,较未施钝化剂处理土壤pH分别提高0.95、0.72;土壤CaCl_2提取态Cd浓度分别降低79.8%、79.5%;修复两季、三季土壤上水稻W184糙米的Cd浓度与未施加钝化剂相比,分别降低27.3%、44.4%,均降至国家食品安全限值0.2 mg/kg以下;无论是否添加钝化剂,伴矿景天吸取修复三季的土壤上水稻IRA7190糙米中Cd浓度均仅0.03 mg/kg。

关 键 词:吸取修复  钝化  海泡石  石灰  酸性土壤  水稻
收稿时间:2016-09-06
修稿时间:2016-09-27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