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京平原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叶片氮磷再吸收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引用本文:陈贝贝,杨浩,姜俊.北京平原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叶片氮磷再吸收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44(7):8-15.
作者姓名:陈贝贝  杨浩  姜俊
作者单位:1.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01306)
摘    要:  目的  通过分析北京平原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叶片氮(N)和磷(P)再吸收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探讨不同树种对平原造林地生境的生态适应及养分利用机制。  方法  以刺槐、千头椿、旱柳、毛白杨、白蜡和油松等主要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新鲜叶、凋落叶的N、P含量,计算叶片N、P再吸收率并分析其与叶片、土壤养分指标的关系。  结果  刺槐的叶片N含量最高,旱柳的叶片P含量最高;白蜡叶片的N∶P显著高于其他树种(P < 0.05),毛白杨叶片的N∶P最低,刺槐、千头椿、旱柳和油松之间叶片N∶P差异不显著。不同树种凋落叶N、P含量及N∶P与新鲜叶养分相关性不同。刺槐叶片N再吸收率和千头椿叶片P再吸收率显著高于其他树种,多数树种的叶片N再吸收率或P再吸收率与其凋落叶养分含量表现出显著负相关。  结论  刺槐、旱柳、白蜡和油松的生长受到 P 限制,千头椿和毛白杨生长受到 N 限制。树种能通过叶片N、P再吸收来适应养分限制环境。建议在平原林养护中加强林分结构调整、凋落叶归还林地、人工补植补造等措施以改善平原林养分限制状况。 

关 键 词:北京平原地区    造林树种    叶片    养分再吸收率    化学计量比
收稿时间:2021-02-19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