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追肥比例对湖南省双季稻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聂凌利 何杰 李翊君 张文 莫博程 敖和军 |
| |
作者单位: |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水分管理影响水稻植株内镉分布与转运的机理研究”(31401340);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岗位专家项 目(CARS-01)。 |
| |
摘 要: | 为探究不同基追肥比例对湖南省双季稻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湘早籼32号’和‘中嘉早17’为早稻供试品种,‘湘晚籼12号’和‘五优308’为晚稻供试品种,设置6种不同施肥比例(T1~T6)与1个不施肥处理(T7)。研究结果表明:施肥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比不施肥增产16.07%~91.33%。早稻‘中嘉早17’以基追肥比例8:2:0:0产量最高,为7497.00 kg/hm~2,晚稻‘五优308’以基追肥比例6:2:2:0产量最高,为9387.90 kg/hm~2;早晚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均以基追肥比例4:3:3:0较高,是一种有利于干物质积累的施肥方式,前轻后重的施肥方式茎秆重、叶片重、穗重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基追肥比例0:5:3:2的根系重与茎秆重分别比其他施肥处理少9.72%~63.84%和6.42%~27.82%,表明肥料后移会减少水稻干物质的积累。因此,在湖南地区重施基蘖肥可促进早稻分蘖的发生,晚稻在重施基蘖肥的基础上适当配施穗肥可增加单位面积颖花数、提高结实率,以此获得双季稻的高产。
|
关 键 词: | 水稻 基追肥比例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干物质积累 |
收稿时间: | 2016-12-02 |
修稿时间: | 2017-01-17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