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栉孔扇贝复合养殖系统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
| |
作者姓名: | 孙永军 徐林波 鞠文明 唐晓波 高勤峰 |
| |
作者单位: | 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威海 264300,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3,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威海 264300,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威海 264300,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3 |
| |
基金项目: | 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高效生态农业创新类计划项目 |
| |
摘 要: | 研究了刺参与栉孔扇贝复合养殖系统中,16种需要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PAHs)类化合物在养殖刺参和栉孔扇贝与栉孔扇贝粪便及养殖环境中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的分布特征。采用索氏提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测定PAHs含量,并运用特定比值,包括荧蒽/(荧蒽+芘)、苯并[a]蒽/(苯并[a]蒽+屈)、芘/苯并[a]芘和低环与中高环PAHs组分的丰度比(LMW/HMW)等对其来源进行分析。经过检测和分析,取得以下研究结果:在16种需要优先控制的PAHs类化合物中,一共检测到15种不同的PAHs化合物,仅二苯并[a,h]蒽未被检测到。PAHs总含量最大的为悬浮颗粒物,其次依次为扇贝粪便、扇贝体组织、刺参体组织和表层沉积物。所有样品中的PAHs以中高环组分占据优势,且多以4~6环为主,低环与中高环组分的丰度比均小于1。混养模式下,刺参体组织中多环芳烃受两方面来源即表层沉积物及扇贝粪便的双重影响。通过多环芳烃绝对含量和相对比值的分析,结果表明,石油、煤和汽车尾气等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污染源是样品中PAHs的主要来源。
|
关 键 词: |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栉孔扇贝(Azumapecten farreri) 多环芳烃 复合养殖系统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