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EST-SSR标记分析绿豆农家种及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
| |
作者姓名: | 王月影 范保杰 曹志敏 王彦 苏秋竹 张志肖 王珅 时会影 沈颖超 程须珍 刘长友 田静 |
| |
作者单位: |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050031,河北石家庄2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10006,浙江杭州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100081,北京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10007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100070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8-G03);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2018);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19226353D);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HBCT201807020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2022KJCXZX-LYS-17) |
| |
摘 要: | 利用覆盖绿豆11条染色体的16个EST-SSR标记,对来自我国15个不同省市的156份绿豆农家种和53份育成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6个标记总共检测出57个等位变异位点,平均等位变异数3.56,有效等位变异数(Ne)1.89,Shannon信息指数(PIC)0.70。与育成品种相比,绿豆农家种的观测等位变异数、Ne、期望杂合度和PIC较高,表明农家种的遗传多样性高于育成品种。Structure分析可以将所有材料分为3个组群,组群内资源有按地理来源聚集的趋势,3个组群内种质间的平均遗传距离相差不大。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可将所有参试绿豆材料分为A、B、C三大类群,类群A集中了大部分育成品种,类群B和C则以农家种为主。12个不同地理来源资源群体的遗传一致度介于0.4706~0.9627。
|
关 键 词: | 绿豆 EST-SSR标记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
收稿时间: | 2022-09-29 |
|
|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