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紫粒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引用本文:宗学凤,张建奎,王三根,吕典华,周政,张思容,孙平平,毛宇飞,张弦.紫粒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J].麦类作物学报,2008,28(2):307-311.
作者姓名:宗学凤  张建奎  王三根  吕典华  周政  张思容  孙平平  毛宇飞  张弦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业部生物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400716
基金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 西南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摘    要:为了解紫粒小麦籽粒色素的形成机理,以绵阳26和川麦107为对照,研究了紫粒小麦(032-1、漯珍1号、黑粒小麦76、XNZ-1)籽粒发育过程中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1)在紫粒小麦籽粒发育进程中,籽粒总色素与花色素含量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花后29 d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2)籽粒总黄酮含量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而且紫粒颜色越深含量越高,除黑粒小麦76在花后15 d含量达到最高外,其他紫粒小麦都在开花后22 d左右达到最大值,并且在各个时期都与对照川麦107与绵阳26含量差异显著;(3)籽粒叶绿素含量随着籽粒发育天数先上升后下降,到花后22 d达到最高,到开花后 36 d 时含量已降到很低;(4)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籽粒整个发育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在花后36 d左右含量达到最低.因此,可以看出,总色素与花色素是紫粒小麦的关键性色素,在色素的形成过程中主要转化为呈色物质;黄酮是紫粒小麦呈色深浅的重要中介代谢物;黑色素是紫粒小麦的构成色素,且黑色素的形成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降解存在一定的关系.

关 键 词:紫粒小麦  黑色素  花色素  黄酮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文章编号:1009-1041(2008)02-0307-05
修稿时间:2007年11月5日

Dynamic Change of Pigment Content in the Grain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Purple-grain Wheat
ZONG Xue-feng,ZHANG Jian-kui,WANG San-gen,LV Dian-hu,ZHOU Zheng,ZHANG Si-rong,SUN Ping-ping,MAO Yu-fei,ZHANG Xian.Dynamic Change of Pigment Content in the Grain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Purple-grain Wheat[J].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s,2008,28(2):307-311.
Authors:ZONG Xue-feng  ZHANG Jian-kui  WANG San-gen  LV Dian-hu  ZHOU Zheng  ZHANG Si-rong  SUN Ping-ping  MAO Yu-fei  ZHANG Xi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