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表土的可蚀性研究
作者姓名:徐文秀  韦杰  李进林  鲍玉海  李沙沙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紫色土坡耕地土石复合坎结构与水土保持效应研究”(41471234);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KJZD-K201800502)
摘    要:[目的]揭示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表土可蚀性特征,为水土保持措施空间配置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方法]以无措施坡耕地为对照,选取紫色土区埂坎、水平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土测试机械组成和有机质含量,利用EPIC(environmental policy-integrated climate)模型计算可蚀性指标,比较3种坡耕地表土的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和可蚀性指标。[结果]①紫色土坡耕地表土粉粒含量较高,黏粒含量较低,分别为45.78%~76.29%和6.05%~10.58%。坡面尺度内,埂坎坡耕地上地块下坡位表土粉粒含量明显高于紧邻的下地块上坡位,砂粒含量则相反。地块尺度内,上坡位砂粒含量较高,中下坡位粉粒含量和黏粒含量较高。②紫色土坡耕地表土有机质含量为0.61%~1.48%。坡面尺度内,埂坎坡耕地上地块下坡位表土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紧邻的下地块上坡位。地块尺度内,有机质主要在中下坡位富集。③紫色土坡耕地表土可蚀性K值介于0.043 8~0.059 2之间。坡面尺度内,埂坎和水平沟坡耕地下地块上坡位表土可蚀性K值分别比紧邻的上地块下坡位低16.55%和6.30%。地块尺度内,中下坡位的表土可蚀性K值较大,且最高值出现在坡面的3/4处。表土可蚀性K值与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表土抗蚀能力较弱,埂坎和水平沟均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对提高坡耕地抗蚀性具有一定作用。

关 键 词:土壤可蚀性  紫色土  坡耕地  三峡库区
收稿时间:2018-09-13
修稿时间:2018-12-1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