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空间结构优化的技术体系与方法
引用本文:程琳琳,娄 尚,刘峦峰,徐颖慧,李继欣. 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空间结构优化的技术体系与方法[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7): 207-218
作者姓名:程琳琳  娄 尚  刘峦峰  徐颖慧  李继欣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科研行业专项项目(201111014-6)
摘    要:为了合理确定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用途、数量比例和空间布局,释放其再利用潜力,保障矿产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所需各项用地,构建了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空间结构优化的技术体系,即先进行复垦适宜性评价,而后进行数量结构优化,最后进行空间结构优化。提出了数量结构优化和空间结构优化的思路和方法,数量结构优化应将再利用为各种地类的矿业废弃地的面积与区域内原有的相同地类的面积进行整合,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将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结果作为主要约束条件;将数量结构优化的结果作为空间结构优化的约束条件,将矿业废弃地视为一种独立的地类参与整个区域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通过区域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的结果来确定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最优空间布局,同时结合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对其进行检验和修正。采用比较分析法,选择基于GIS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方法;数量结构优化采用基于生态位的线性规划模型,空间结构优化采用CLUES模型。最后,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体系、方法和模型有效地实现了矿业废弃地再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协同优化。该研究可为矿产资源型城市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关 键 词:土地复垦,矿,再利用,优化,模型,废弃地,适宜性评价
收稿时间:2012-10-25
修稿时间:2013-03-15

Technology system and method of 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for mining wasteland reuse
Cheng Linlin,Lou Shang,Liu Luanfeng,Xu Yinghui and Li Jixin. Technology system and method of 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for mining wasteland reuse[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3, 29(7): 207-218
Authors:Cheng Linlin  Lou Shang  Liu Luanfeng  Xu Yinghui  Li Jixin
Abstract:
Keywords:land reclamation   mining   reusability   optimization   models   waste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