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油蒿不同演替阶段钻蛀性害虫幼虫与天敌在空间格局上的关系
引用本文:阎伟,宗世祥,王荣,王建伟,曹川建,骆有庆.油蒿不同演替阶段钻蛀性害虫幼虫与天敌在空间格局上的关系[J].林业科学,2011,47(12).
作者姓名:阎伟  宗世祥  王荣  王建伟  曹川建  骆有庆
作者单位:1.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文昌571339
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3.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宁夏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 银川750004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油蒿(Artemisia ordosica)钻蛀性害虫包括沙蒿圆吉丁虫(Sphenoptera sp.)(鞘翅目:吉丁虫科)、沙蒿大粒象(Adosopius sp.)(鞘翅目:象甲科)、沙蒿木蠹蛾(Holcocerus artemisiae)(鳞翅目:木蠹蛾科)和一种卷蛾科(Tortricidae)蛀茎害虫,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阎伟等,2009a;2009b),且有大面积暴发的趋势.它们主要以幼虫危害油蒿根和茎基部,在根茎内钻蛀隧道,破坏木质部而导致油蒿死亡.因其只在成虫期行裸露性生活,营隐蔽性生活时间很长,监测和防治都极为困难.油蒿是我国特有的优良固沙半灌木植物,亦称黑沙蒿,属菊科植物,是毛乌素沙地中分布最广泛的沙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遍见于半固定与固定沙丘沙地,是沙地天然植物群落,具有耐沙埋、抗风蚀、耐贫瘠、分枝和结实性能好的特性,对毛乌素沙地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北京大学地理系等,1983;张新时,1994;杨洪晓等,2004;张德魁等,2007).目前对油蒿钻蛀性害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宁夏盐池县油蒿钻蛀性害虫的主要天敌为寄生于幼虫的一种蒲螨(Pyemotes herfsi)(蒲螨科Pyemotidae)(马立芹等,2008)和啄开根部捕食幼虫及蛹的斑翅山鹑(Perdix dauuricae).为探讨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理技术,2006-2008年在宁夏盐池县对4种油蒿钻蛀性害虫及其寄生性天敌蒲螨和斑翅山鹑啄痕的空间格局进行系统调查.

关 键 词:油蒿  钻蛀性害虫  蒲螨  斑翅山鹑  空间格局

Spatial Pattern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odborer Larvae and Their Natural Enemies in Artemisia ordosica Shrubs
Yan Wei , Zong Shixiang , Wang Rong , Wang Jianwei , Cao Chuanjian , Luo Youqing.Spatial Pattern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odborer Larvae and Their Natural Enemies in Artemisia ordosica Shrubs[J].Scientia Silvae Sinicae,2011,47(12).
Authors:Yan Wei  Zong Shixiang  Wang Rong  Wang Jianwei  Cao Chuanjian  Luo Youq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