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夏季汉江中下游水华生消驱动因子及其贡献率量化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查悉妮 辛小康 付婷 李建 白凤朋 林枭 舒鹏 |
| |
作者单位: |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武汉大学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1YFC3200304);湖北省面上基金项目(2022CFB374) |
| |
摘 要: |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遭遇了罕见的“汛期反枯”极端水文事件,在此期间,汉江中下游首次发现了蓝藻水华。本研究选取叶绿素a浓度作为衡量水华的关键指标,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量化了不同环境因子对2022年夏季汉江中下游(仙桃、宗关断面)水华生消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仙桃和宗关断面叶绿素a浓度与溶解氧、pH值和水温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溶解氧、pH值和水温对2022年夏季汉江中下游水华生消的贡献程度最高,三者对仙桃和宗关断面水华生消的贡献率分别为15.18%、13.68%、14.50%和18.06%、15.93%、15.65%。(2)基于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Path Modeling,PLS-PM),本研究进一步解析了各环境因子对叶绿素a浓度变化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气象因子是2022年夏季汉江中下游蓝藻水华暴发的诱导因子,高温无雨的极端天气导致水温和pH上升,加速了藻类的代谢反应速率。同时,河道流量减小延长了有机物和营养盐的传输和滞留时间,为藻类生长提供了稳定的营养条件。并且水华“萌发”时段可能与汉江中下游“涝旱急转”时段重叠。因此,本文建议下一步研究应结合准确的中长期气象预报信息,在“涝旱急转”时段实时优化汉江中下游水华防控调度的下泄流量与下泄时机,这将有可能大大提高水华防控的效率和效果。
|
关 键 词: | 水华 量化归因 偏最小二乘回归 汉江中下游 |
收稿时间: | 2023-11-09 |
修稿时间: | 2024-01-17 |
|
|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态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态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