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稳定同位素的江苏近海金乌贼摄食生态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周敏华 张虎 刘必林 |
| |
作者单位: | 上海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 |
| |
摘 要: | 为进一步掌握江苏近海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种群生活史特征,根据在江苏沿海港口所采集的样本,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对金乌贼的摄食生态及营养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乌贼雌、雄群体间 13C和 15N值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金乌贼的 值与胴长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值与胴长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雄性金乌贼营养生态位宽度(SEAc=0.57‰2)与雌性(SEAc=0.63‰2)无明显差异,雌性略大于雄性,且两者高度重叠(0.62)。同位素聚类分析显示,可将金乌贼个体分为75~114mm、115~184mm和185~204mm三个胴长组;185~204mm胴长组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大(SEAc=1.77‰2),75~114mm胴长组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小(SEAc=0.39‰2);仅75~114mm和115~184mm胴长组间生态位重叠率为中度重叠(0.34),其余胴长组间生态位重叠率低。分析认为,金乌贼δ13C值的变化主要受同位素基线值和金乌贼洄游模式影响,而δ15N值的变化主要受金乌贼摄食作用影响;雌性和雄性金乌贼群体之间食物资源和栖息地利用高度相似;不同发育阶段的金乌贼在营养生态位上具有明显差异。
|
关 键 词: | 金乌贼 江苏近海 稳定同位素 营养生态位 |
收稿时间: | 2023-03-30 |
修稿时间: | 2023-05-28 |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