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法的渔港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作者姓名:刘倩  刘永  张林宝  陈海刚  张喆  田斐  王学锋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广东省 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00;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88;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广东省 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0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广东省 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0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广东省 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0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广东省 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04
摘    要:渔港是近海污染物的重要汇集地之一,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突出,但往往缺乏充分的环境监测数据和科学研究。本研究采集了广东和广西4个渔港的表层海水和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样品,测定海水和贻贝软组织中的重金属(Cu、Zn、Pb、Cd、As和Cr)含量,同时分析贻贝肝胰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力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等与抗氧化防御系统有关的生物标志物水平,并利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 IBR)指数法对不同渔港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海水和贻贝软组织中重金属含量均为较低水平,海水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PI)由高至低依次为蛇口渔港>南澫渔港>达濠渔港>渔万渔港,处于自然本底状态。贻贝体内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Pin)由高至低依次为渔万渔港>蛇口渔港>南澫渔港>达濠渔港,处于无污染水平。另外,蛇口渔港海水与贻贝组织中Cu浓度在4个渔港中均表现为最高。IBR指数评价结果表现为蛇口渔港>渔万渔港>达濠渔港>南澫渔港,蛇口渔港的IBR值最高,这与海水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结果相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IBR指数与海水和贻贝体内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无显著相关性,但与海水和贻贝组织中Cu的浓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综上,蛇口渔港重金属污染风险相对较高,渔港环境中Cu污染可能需要重点关注,IBR指数综合评价与化学分析相结合在渔港环境污染评价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 键 词:渔港  重金属  翡翠贻贝  生物标志物  IBR指数
收稿时间:2023-07-19
修稿时间:2023-08-28
点击此处可从《渔业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渔业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