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松辽平原中部地区应对气候干旱变化的土壤耕作技术
作者姓名:尹小刚  刘武仁  郑洪兵  张海林  褚庆全  文新亚  殷鹏飞  陈阜
作者单位: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
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长春 13012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项目(2010CB951502),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03)
摘    要:近30a松辽平原中部地区气候变化显著,该地区玉米生产干旱风险增加。论文利用四平、长春等7个站点的逐日气候数据,分析了近30a松辽平原中部地区玉米季(5-9月)气候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该地区玉米季降雨量呈现减少趋势,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均呈增加趋势;整体上玉米季干旱风险加剧,近10a发生频率为60%,增加幅度尤为明显。在此基础上,该文从土壤耕作技术应对角度分析了免耕(NT)、旋耕(RT)、翻耕(CT)和宽窄行(DL)等技术对土壤蓄水能力、透水性和紧实度的影响,探讨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耕层结构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耕作技术下玉米产量差异,分析了土壤耕作措施对气候干旱变化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以免耕和宽窄行技术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松辽平原中部地区应对干旱气候最为合理的土壤耕作技术,对于减小该地区玉米季干旱风险,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气候变化  干旱  风险评估  玉米  土壤耕作
收稿时间:2012-06-27
修稿时间:2012-09-21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