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观察
引用本文:吴水清,郑乐云,黄种持,仇登高,许朝辉,郑君飘,邱峰岩,吴精灵,刘银华.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观察[J].福建水产,2016(1):27-35.
作者姓名:吴水清  郑乐云  黄种持  仇登高  许朝辉  郑君飘  邱峰岩  吴精灵  刘银华
作者单位:1.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13;2. 厦门小嶝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0
基金项目: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项目(14PZY017NF17)
摘    要:对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及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在水温(22±1)℃、盐度33、p H7.8的海水中,杂交受精卵经过35 h 23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胚胎发育可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其中在卵裂期、囊胚期和仔鱼出膜前后,杂交子代胚胎的死亡率较高。杂交石斑鱼的孵化率为91.5%,低于对照组的93.1%;畸形率为10.5%,高于对照组的5.3%。根据杂交子代卵黄囊消失与否、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生长与收缩、体色和鳞片的出现,可将杂交石斑鱼胎后发育分为:前期仔鱼(0!3日龄)、后期仔鱼(4!27日龄)、稚鱼期(28!45日龄)、幼鱼期(46日龄以后);通过与其亲本早期发育进行比较发现,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具有一定的杂交优势。

关 键 词:云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杂交子代  胚胎发育  形态观察

Embryonic and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in larva,juvenile, and young stages of hybrid grouper (Epinephelus moara ♀ × E.lanceolatus ♂)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