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锦鲤早期发育过程中色素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变化
引用本文:殷浩然,罗明坤,王兰梅,董在杰,朱文彬,傅建军.锦鲤早期发育过程中色素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变化[J].南方水产科学,2019(5).
作者姓名:殷浩然  罗明坤  王兰梅  董在杰  朱文彬  傅建军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    要:通过显微观察、酶联免疫吸附及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探究了红白、红黑锦鲤(Cyprinus carpio var. koi)子一代(F_1)早期体色发育过程及不同发育时期色素代谢相关酶(酪氨酸酶、胱氨酸酶)的活性和基因(agouti、mc1r、mitf、tyr)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锦鲤出膜后呈淡黄色半透明,黑色素细胞在出膜8 d后开始出现。胱氨酸酶活性随锦鲤发育呈升高趋势,出膜7 d后显著升高(P0.05);7日龄仔鱼前,红黑组与红白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出膜7 d后红黑组比同时期红白组显著升高(P0.05)。酪氨酸酶在锦鲤发育过程中也呈升高趋势,但略有起伏,眼色素积累期及出膜23 d后酪氨酸酶活性均比相邻各期高(P0.05);组间比较发现发育各期红黑组均比红白组高(P0.05)。表明酪氨酸酶、胱氨酸酶活性变化与锦鲤色素细胞发育存在密切关联。agouti、mc1r、mitf及tyr 4个基因均在原肠期与神经胚期时表达最高(P0.01),随后均呈下降趋势,表明这4个基因可能在胚胎发育早期的体色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