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油复种不同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积累及其稳定性特征 |
| |
作者姓名: | 舒业勤 彭复细 雷文硕 姜彤彤 陈玉梅 刘伟民 张振华 夏银行 |
| |
作者单位: |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长沙 410128;岳麓山实验室, 长沙 410128;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湖南衡阳 421000;湖南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长沙 410128;湖南省烟草公司长沙市公司, 长沙 410007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2207409)、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NK2009)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22JJ40185)资助 |
| |
摘 要: | 复种油菜是南方稻区促进稳粮增油的重要种植模式,研究秸秆全量还田下,稻油复种不同种植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积累及其稳定性特征的影响,对深入解析稻田土壤碳循环、充分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田间定位试验(8年),以水稻-水稻-冬闲(稻稻闲)为对照,探究水稻–水稻–油菜(稻稻油)、水稻–油菜翻耕(稻油翻)和水稻–油菜免耕(稻油免)三种稻油复种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积累特征。结果表明:相对稻稻闲,稻油复种各处理使有机碳含量在0~20 cm土层增加5.28%~25.13%,尤其稻稻油处理,在20~40 cm土层增幅为18.48%~43.97%,其中稻油翻和稻油免处理达到显著水平;稻油复种均显著提高了不同层次土壤中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ineral-associated organic carbon,MAOC)含量。同时,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稻油复种各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有机碳中颗粒态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的比例,提高了其MAOC的占比,且在两个土层中提高比例分别为2.31%~7.49%和1.56 %~2.66%。其原因可能是稻油复种不同程度地提高了0~20 cm土层中有机碳转化相关酶(β-葡萄糖苷酶、β-1,4-葡聚糖酶和漆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进而促进土壤颗粒有机碳向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转化。综上,秸秆全量还田下冬季复种油菜促进了稻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且提高了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占比,增强了土壤碳库的稳定性。
|
关 键 词: | 稻油复种 有机碳 有机碳组分 酶活性 稳定性 |
收稿时间: | 2023-11-03 |
修稿时间: | 2024-03-19 |
|
|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