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塬沟壑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入渗及产流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马雪燕 穆兴民 王双银 白云岗 牛芳鹏 |
| |
作者单位: | 1. 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乌鲁木齐 830049;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杨凌 712100;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杨凌 712100;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075,U214320036) |
| |
摘 要: | [目的] 研究植被恢复对降雨入渗及产流的影响,对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 以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双环入渗试验和坡面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分析探究植被恢复对坡面水分入渗产流过程及特征的影响。[结果] (1)植被恢复显著提高土壤入渗特征值与入渗能力,具体表现为人工林地>自然草地>玉米农田。(2)草地较裸地增加降雨量向土壤蓄量的转化,减少地表径流,出现多层壤中流。(3)草地较裸地土壤含水量变化更迅速,径流成分更丰富,产流量更少。(4)裸地降雨强度远大于土地下渗能力时,快速形成地表径流,下渗量较小,自然恢复草地则存在浅层相对不透水层,上下土层入渗能力差异大,形成壤中流。[结论] 植被恢复通过改变土壤水文物理性质而使坡面产流机制发生变化,从多是超渗地表径流转变为超渗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同时出现。
|
关 键 词: | 植被恢复|土壤入渗|降雨产流|黄土高原 |
收稿时间: | 2024-07-01 |
修稿时间: | 2024-08-11 |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