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基于ESDA—GWR模型的分析
引用本文:李琼,赵阳,周宇.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基于ESDA—GWR模型的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5):841-850.
作者姓名:李琼  赵阳  周宇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吉首大学院士专家工作站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61029);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7YBX029)
摘    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与最高原则。基于省(市、自治区)级截面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我国农民居民生活质量的水平,探讨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综合得分为0.348,总体水平不高。从省际来看,浙江农民生活质量综合得为最高(4.125),黑龙江最低(-1.209),省际之间不平衡性特征明显。从四大区域来看,农民生活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为东部地区(1.589)西部地区(-0.067)中部地区(-0.211)东北地区(-1.013);我国农民生活质量局部空间格局为高—高、低—高和低—低集聚三种类型。其中高高(HH)型分布在上海,低低(LL)型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等地区,低高(LH)型分布在江苏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回归系数呈现空间异质性。因此,提出四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一是坚持统筹区域社会经济协调的发展理念;二是各地区应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经济;三是继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业的反哺作用;四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关 键 词:农村居民  生活质量  空间格局  ESDA  GWR
收稿时间:2019/6/3 0:00:00
修稿时间:2019/6/9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