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对耕地质量内涵的再认识
作者姓名:温良友  孔祥斌  辛芸娜  孙晓兵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156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7YJA630040);全国耕地健康产能试点与技术体系完善(20170502)
摘    要:为满足当前耕地质量评价和管理需要,合理确定耕地质量的内涵,利用文献综述法和总结归纳法,从时间角度,梳理国内外耕地质量内涵的发展。结果表明:1)国内外耕地质量内涵从单一的适宜性评价阶段发展到生产力、生态、健康等多维度的综合性评价阶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2)目前,由于国家和公众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耕地健康以及景观多样性的需求,决定了当前耕地质量内涵必须从耕地生产特性、生态特性、健康特性和景观特性等角度定义。研究认为,未来的耕地质量评价工作,需综合考虑耕地的生产、生态、健康及景观等方面,在耕地质量评价单元、评价尺度、评价方法、评价指标选取等方面进行深化研究,从而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关 键 词:耕地质量  评价  演化过程
收稿时间:2018-04-2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