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柔鱼传统作业渔场资源丰度年间差异及其影响因子 |
| |
引用本文: | 余为,等. 西北太平洋柔鱼传统作业渔场资源丰度年间差异及其影响因子[J]. 海洋渔业, 2013, 35(4): 373 |
| |
作者姓名: | 余为 等 |
| |
作者单位: | 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2.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
摘 要: |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是短生命周期种类,资源丰度及分布极易受到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根据20082009年72009年711月份我国鱿钓船生产数据,结合表温(SST)、叶绿素浓度(Chl-a)、海表面高度(SSH)和盐度(SSS),比较2008与2009年资源丰度年间差异,并利用信息增益技术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西北太平洋柔鱼传统作业渔场资源丰度及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2009年711月份我国鱿钓船生产数据,结合表温(SST)、叶绿素浓度(Chl-a)、海表面高度(SSH)和盐度(SSS),比较2008与2009年资源丰度年间差异,并利用信息增益技术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西北太平洋柔鱼传统作业渔场资源丰度及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2009年711月柔鱼渔获量出现大幅下滑,日产量不足2008年的一半。信息增益结果显示,水温因子是影响其资源丰度变动及分布的最关键因子,叶绿素次之,海表面高度和盐度影响最小。SST与CPUE叠加分析认为,2008年711月柔鱼渔获量出现大幅下滑,日产量不足2008年的一半。信息增益结果显示,水温因子是影响其资源丰度变动及分布的最关键因子,叶绿素次之,海表面高度和盐度影响最小。SST与CPUE叠加分析认为,2008年711月受SST影响,柔鱼传统作业海域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经度最大偏移2°,纬度方向最大偏移为5°左右,较高CPUE所处范围的平均SST逐渐降低,由7月份的16.5℃降至11月份的11℃。2009年711月受SST影响,柔鱼传统作业海域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经度最大偏移2°,纬度方向最大偏移为5°左右,较高CPUE所处范围的平均SST逐渐降低,由7月份的16.5℃降至11月份的11℃。2009年711月作业渔场随着时间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经度最大偏移1°,纬度方向最大偏移为4°左右,平均SST逐渐降低,由7月份的16℃降至11月份的9.5℃。同时2009年作业海域黑潮比2008年平均偏南2.8°,强度减弱,势力范围减小,亲潮冷水团向南入侵势力变强,温度相对2008年平均降低2.5℃,不利于柔鱼洄游。此外,2009年作业渔场大多分布于水温距平均值(SSTA)小于-0.5℃海域以及Chl-a浓度偏高等也导致了柔鱼资源丰度减少产生年间差异。
|
关 键 词: | 柔鱼 传统渔场 资源丰度 信息增益 环境因子 |
Annual difference of abundance index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mmastrephes bartramii in traditional fishing grounds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渔业》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渔业》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