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海滨雀稗自交结实突变体及野生型幼穗组织的转录组分析
引用本文:钱晨,刘智微,钟小仙,吴娟子,张建丽,潘玉梅.海滨雀稗自交结实突变体及野生型幼穗组织的转录组分析[J].草业学报,2019,28(5):132-142.
作者姓名:钱晨  刘智微  钟小仙  吴娟子  张建丽  潘玉梅
作者单位: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14; 2.农业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14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牧草育种创新基地项目和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4)2049)资助
摘    要:二倍体海滨雀稗Adalayd作为自交不亲和的暖季型草坪草,在环境保护及修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自身自交不亲和性减缓了其大面积推广。至今海滨雀稗自交不亲和的机制尚且未知并且基因数据库资源十分匮乏。为了研究海滨雀稗自交不亲和的机制,以二倍体海滨雀稗自交亲和体细胞突变体SP2008-3和自交不亲和野生型Adalayd为材料,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2个材料幼穗组织的表达谱,共获得68175654个Raw reads片段,测序结果de novo拼接获得117619个单基因簇(Unigene),其中50%的Unigene被注释。比较两个基因表达谱,发现1303个差异表达基因并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了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分类,筛选出了22个与植物自交不亲和反应相关的基因,其中14个钙离子信号通路(钙调素、钙依赖蛋白激酶、类钙调素互作蛋白激酶)、3个F-box和5个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基因在体细胞突变体SP2008-3和野生型Adalayd之间存在差异表达,测序结果获得了很多与海滨雀稗自交不亲和相关的遗传资源信息。本研究首次将转录组学研究应用于海滨雀稗自交不亲和研究,为海滨雀稗自交不亲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宝贵且有价值的基因信息基础。

关 键 词:二倍体海滨雀稗  自交不亲和  高通量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收稿时间:2018-05-09
修稿时间:2018-08-24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草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草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