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花岗岩侵蚀区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下的植物多样性特征
作者姓名:彭浪  段剑  刘士余  汤崇军  郑海金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45;江西省水利科学院 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江西 南昌 33002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红壤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和对策”(2017YFC0505406);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2BAB214008); 江西省水利科技项目(201921YBKT25;201821ZDKT17); 江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项目(2019KY49)
摘    要:[目的]对比不同治理模式治理模式下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差异,为水土流失治理与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西省兴国县塘背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果园开发(模式A)、生态恢复(模式B)为水土流失主要治理模式,以次生林、未人为治理样地(对照,CK)作为对照样地,采用群落学样方调查法,调查分析各林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

关 键 词:植物多样性  水土流失  治理模式  花岗岩侵蚀区
收稿时间:2021-08-06
修稿时间:2021-08-16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