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水稻坐蔸及其防治
引用本文:石鸿文,郭巍杰.水稻坐蔸及其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2002(6):40-40.
作者姓名:石鸿文  郭巍杰
作者单位:1. 信阳市农业局,信阳,464000
2. 商丘市科干局
摘    要:水稻坐蔸即水稻赤枯病、“红毛丛”、“稻锈头”、“化棵” ,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一般栽秧后 15天左右发病。如栽秧后遇寒潮、冬水田、冷浸田、烂泥田、深水田 ,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偏施单质化肥、缺钾、缺磷、缺锌的田块及栽秧过深的田块易出现水稻坐蔸。究其原因 ,主要是水稻栽秧后气温下降 ,水温和泥温低 ,水稻正常生长受到影响 ,根系停止生长 ;使稻根变黑腐烂 ,影响水稻吸收氮、磷、钾、硅、锌等营养物质 ,引起水稻营养和生理机能失调 ,直接影响了稻苗呼吸及光合作用 ,导致生长停滞 ,从而出现坐蔸。防治水稻坐蔸 ,应…

关 键 词:水稻  坐蔸  防治  赤枯病  生理性病害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