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喀斯特峰丛坡地灌木林地与梯田旱地土壤水分入渗特征
作者姓名:徐勤学  李春茂  陈洪松  付智勇  吴攀  王克林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2016YFC0502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69005)
摘    要:为明确喀斯特峰丛坡地土壤的入渗特性,该文测定了灌木林地和梯田旱地不同土层的入渗过程,同时分析了影响入渗的因素,并用不同入渗模型对其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梯田旱地的入渗性能低于灌木林地,其平均入渗系数约是灌木林地的78.6%,尤其在土层30~60 cm的平均初渗率、稳渗率仅为灌木林地的4.3%和4.4%,存在明显的入渗隔层,其原因是梯田旱地本身的土壤黏粒含量充足,加上人为翻耕促使较细颗粒向下移动后堆积。(2)灌木林地土壤中的砂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孔隙度较大,不同土层间的性质差异较小,而梯田旱地0~30 cm与30~60 cm土层的土壤性质差异明显,表现为下层土壤容重大、土壤孔隙度小。两者入渗性能均与土壤容重、孔隙度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3)Horton模型对灌木林地和梯田旱地的拟合效果较好(R20.9),且对梯田旱地表层和深层的拟合度比对灌木林地的拟合度更好。Kostiakov模型和Philip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差。该文为喀斯特土壤水分管理及土壤入渗模拟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土壤水分  入渗  模型  梯田  喀斯特
收稿时间:2017-12-06
修稿时间:2018-03-2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