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楠林地土壤碳和养分储量垂直分布研究 |
| |
作者姓名: | 余明 郑新颖 薛立 |
| |
作者单位: | 华南农业大学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510642 |
| |
基金项目: |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培育技术推广”(2015-GDTK-07);广东省林业厅资助项目“韶关市生态公益林碳储量动态估测研究”(粤财农2017-83号) |
| |
摘 要: | 【目的】对10年生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人工林不同土层的土壤碳储量及养分储量进行研究,以了解火力楠人工林的固碳能力和土壤养分状况。【方法】在各标准地内用五点取样法,沿土壤剖面按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pH以及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有效P和速效K的含量,并计算土壤碳储量和养分储量。【结果】林分土壤呈酸性(pH3.54~3.79)。火力楠林地的土壤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火力楠林地各层土壤的全P和全K含量差异不显著,全N、碱解N、有效P和速效K含量均随着土层的加深呈现下降的趋势。火力楠林地0~100 cm土壤的碳储量为259.26 t·hm~(-2),N、P和K储量分别为21.50、7.47和209.42 t·hm~(-2)。此外,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层土壤的碳储量以及P、K储量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火力楠林地的土壤碳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火力楠林地土壤具有较好的碳汇潜能和改良土壤的能力。深层土壤的碳储量以及P、K储量大于表层土壤,说明表层土壤的固碳能力较低且淋溶侵蚀较为严重。在今后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应注意防治水土流失,增强土壤表层的固碳能力。
|
关 键 词: | 火力楠 人工林 碳储量 养分储量 垂直分布 |
收稿时间: | 2018-09-04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