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旱地玉米留膜留茬免耕栽培的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
引用本文:张建军,樊廷录,赵刚,党翼,王磊,李尚中.旱地玉米留膜留茬免耕栽培的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J].核农学报,2016(11):2274-2281.
作者姓名:张建军  樊廷录  赵刚  党翼  王磊  李尚中
作者单位:1.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2.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41561067)、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22B02)
摘    要:为了明确一膜二年用留膜留茬免耕栽培对旱地玉米产量及土壤水热效应的影响,于2014年4-9月在陇东旱塬区进行地膜再利用试验,设一膜二年用(T1)和春翻耕覆新膜(T2)2个处理,研究耕作栽培方式对春玉米土壤水热效应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栽培方式间T2土壤温度在5~25 cm土层均高于T1,在早晨8点,由表层向下,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13点和18点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且沿土层深度方向,深度增加则土壤温度变化趋于平缓;大气温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5~15 cm土层,对20~25 cm土层温度影响很小。T2产量较T1增加了11.4%,差异极显著,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变化一致。T2优化了玉米农艺性状,使干物质积累增加,尤其是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百粒重显著增加。耗水量T1高于T2,收获期0~14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T1较T2低7.32%。虽然T1较T2产量极显著减少,但T1投入低,经济效益相比T2提高了885元·hm-2,增加了4.17%。因此,一膜二年用耕作栽培模式具有投入少、省工省劳、投产比和地膜利用率高的特征,是陇东旱塬区一种节本增效、生态环保的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关 键 词:留膜留茬  免耕直播栽培  春玉米  产量  水热效应

Effects of No-tillage Cultivation Reserved Plastic Films and Stubbles on Soil Moisture Temperature and Yield of Dryland Maize
Abstract:
Keywords:reserved plastic films and stubbles  no-tillage direct seeding cultivation  spring maize  yield  soil moisture and temperature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