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更替及植果年限对土壤有机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石宗琳 |
| |
作者单位: | ;1.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 |
基金项目: | [1]衡水学院校级课题(2018LX22)。[2]衡水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2018GC34)。通讯作者:石宗琳(1986—),女,重庆巴南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土壤质量评价及污染修复。电话:15031800199, E-mail:missshilin@163.com。 |
| |
摘 要: | 土壤有机质及酶活性是反映植被更替对土壤质量作用与影响较为敏感的指标,对分析制约地区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在彬县果区土壤及地形条件与管理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以农田土壤(对照)与8年(幼龄)、21年(老龄)果园为研究对象,研究其0~40 cm土层深度内的有机质、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0~40 cm土层范围内,农田演替为果园,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了土壤脲酶活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有机质含量在0~20 cm土层出现累积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减少,而碱性磷酸酶和脲酶在剖面上呈现不同程度的递减趋势。因此,在0~40 cm土层植被更替及植果年限对土壤生物质量影响明显,可能会对果树生长产生影响。
|
关 键 词: | 土壤有机质 土壤酶活性 果园 植被更替 植果年限 |
收稿时间: | 2019-07-01 |
修稿时间: | 2019-07-01 |
|
|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农业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农业科技》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