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1S球蛋白通过核因子-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c-Jun N端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肥 230061
摘    要:本研究旨在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分析11S球蛋白通过核因子-кB(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Jun N端激酶(JNK)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损伤的作用差异。试验随机分为6组:A组(对照组)无添加;B组添加5 mg/mL的11S球蛋白;C、D、E和F组分别添加1μmol/L的NF-κB抑制剂二硫氨基甲酸肽吡咯烷(PDTC)、iNOS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JNK抑制剂SP600125和p38 MAPK抑制剂SB202190预处理后,分别添加5 mg/mL的11S球蛋白。培养24 h后,CCK-8检测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细胞及细胞核形态,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F-κB、iNOS、JNK、p38 MAPK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NF-κB、iNOS、JNK、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与A组相比,B组细胞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与B组相比,C、D、E和F组细胞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且C组细胞活性显著高于D、E和F组(P0.05)。2)与A组相比,B组TNF-α、INF-γ和NO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IL-10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B组相比,C、D、E和F组TNF-α、INF-γ和NO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IL-10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3)与A组相比,B组NF-κB、iNOS、JNK和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4)与B组相比,C和F组NF-κB、iNOS、JNK和p38 MAPK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D组NF-κB、iNOS和JNK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E组NF-κB、JNK和p38 MAPK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5)与B组相比,C、E和F组NF-κB、iNOS、JNK和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D组NF-κB、iNOS和JNK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6) 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可见,B组细胞损伤、胞质空泡化、核染色质聚集,C、D、E和F组细胞损伤受到抑制,且C组细胞结构形态的完整性优于D、E和F组。由此可见,11S球蛋白通过JNK/p38 MAPK/NF-κB/iNOS信号通路诱导IPEC-J2细胞损伤,且NF-κB信号通路在诱导细胞损伤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关 键 词:大豆球蛋白  IPEC-J2细胞  信号通路  细胞损伤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