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间作处理对鲜食玉米和鲜食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作者姓名:雷雲翔  应晓成  彭先进  陆思豪  沈新平  蒋敏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 江苏 扬州 225009;郑州商学院, 郑州 450000;扬大(常熟)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500;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 江苏 扬州 225009;扬大(常熟)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500
基金项目: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JATS(2021)126,JATS(2022)131]、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1KJA210001)
摘    要:通过分析鲜食玉米与大豆间作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种间竞争,探讨其对产量和土地生产力的影响,为玉米、大豆间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比黄金小玉米和苏豆21的单作与不同比例的间作(S3为2∶3、S4为2∶4、S5为3∶3)效果。结果表明,间作处理下,玉米和大豆的地上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了30.34%~46.81%和24.83%~48.10%,并优化了干物质分配,干物质主要分配给玉米穗和大豆荚果。3种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均高于1,表明提升了土地生产力。S3和S5间作处理显示,玉米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更高的产量,S3处理表现最优,显示出较高的土地生产力和间作效益。

关 键 词:玉米  土地当量比  偏土地当量比  产量营养竞争比率
点击此处可从《玉米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玉米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