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技术
作者姓名:赵华  张立侠  王华
作者单位: 
摘    要:
稻曲病又称稻黑穗病,青粉病,近年来在东丰县为害日趋严重。稻曲病使水稻秕谷率上升,结实率,千粒与单穗重下降,使加工后的大米整米率下降,青米率、乳白米率升高,并严重污染稻谷,影响米质,危害人体健康,降低商品价值。因此,有效防治稻曲病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指导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一、症状识别稻曲病一般在水稻开花以后至乳熟期发生,主要为害穗部谷粒,病菌侵入谷粒后,在颖壳内形成菌丝块,病粒内部组织被破坏,以后菌丝块逐渐长大,使颖壳内的合缝处逐

关 键 词:症状 发生规律 水稻 稻曲病 防治技术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