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鲫消化酶的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沈文英 寿建昕 金叶飞 祝尧荣 钱伟平 |
| |
作者单位: | 绍兴文理学院生物系 浙江绍兴312000
(沈文英,寿建昕,金叶飞,祝尧荣),绍兴文理学院生物系 浙江绍兴312000(钱伟平) |
| |
摘 要: | 对处于不同生长阶段银鲫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的活性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鱼苗、鱼种、幼鱼、成鱼和亲鱼5个生长阶段,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基本保持不变,纤维素酶活性呈上升趋势,淀粉酶活性从鱼苗到成鱼不断提高,但在亲鱼阶段降低。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分布均以中肠最大,纤维素酶活性则在肝胰脏中最大。在肝胰、前肠、中肠、后肠,胰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是7.5、7.5、8.5、8.0;脂肪酶的最适pH值均为7.5。淀粉酶的最适pH值均为6.5;纤维素酶在肝胰脏的最适pH值是4.8,在前肠、中肠、后肠最适pH值均有两个峰值,分别为3.6和4.8。
|
关 键 词: | 银鲫 消化酶 活性分布 pH值 酶活性 生长阶段 器官 |
修稿时间: | 2002-05-08 |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