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荫湿环境对玉米籽粒产量及其组成性状的影响
作者姓名:霍仕平  张芳魁  晏庆九  向振凡  冯云超  张兴端  张健  余志江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市山地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万州 404155)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玉米耐荫湿鉴定指标体系的研究”(CSTC,2011BA1029);重庆市攻关项目“玉米耐荫湿育种新材料鉴定与筛选研究)(CSTC,2011AC1138);重庆市农作物良种创新工程项目“玉米种质前育种研究与育种材料创制”(CSTC,2012ggC80004)、“耐瘠抗旱优质玉米新品种培育”(CSTC,2012ggC80006)和、“玉米育种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CSTC,2012ggC80003)。
摘    要:荫湿寡照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为明确荫湿环境对玉米籽粒产量及其主要组成性状的影响。笔者比较了30个玉米自交系和18个杂交种在荫湿环境与自然环境条件下籽粒产量及其组成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与自然环境比较,荫湿环境下杂交种单株粒重、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分别降低72.2%、41.90%、25.95%、53.79%、64.81%和14.69%,差异极显著;自交系单株粒重、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分别减少66.97%、34.69%、28.82%、48.49%、62.03%和6.40%,差异极显著或显著。采用综合耐荫湿系数和t检验将18个杂交种评定为耐荫湿性强的品种有5个,耐荫湿性中的品种有7个,耐荫湿性弱的品种有6个;30个自交系评定为耐荫湿性强的有8个,耐荫湿性中的有10个,耐荫湿性弱的有12个。

关 键 词: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收稿时间:2014-04-17
修稿时间:2015-01-07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