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P-糖蛋白基因表达评价尼罗罗非鱼体内恩诺沙星代谢“首过效应”
作者姓名:胡鲲  程钢  吕利群  章海鑫  王会聪  阮记明  陈力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中南民族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2011AA10A216);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项目(20120308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6-12);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开-09-06);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A-2400-12-0000341)
摘    要:为从药物酶的角度建立一种客观评价鱼类"首过效应"的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尼罗罗非鱼(Oreochomis niloticus Linn)肝、肾组织中P-糖蛋白(P-gp)基因表达量,分析了单剂量(40 mg.kg 1)口服给药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后,尼罗罗非鱼肠道、肝组织中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与ENR血药浓度的时实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在尼罗罗非鱼肠道、肝组织中,P-gp基因在分子量127 bp处出现了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特异性扩增片段。对尼罗罗非鱼口灌给药ENR后,ENR能迅速通过肠道进入血浆,其在肠道、肝和血浆中的消除速度较快,其药物时量曲线关系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当血浆中ENR浓度达到最高达峰时(1 h),实验组肠道和肝中P-g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当肠道中ENR浓度达到最高峰时(2 h),实验组肠道P-g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则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当肝中ENR浓度达到最高峰时(2 h),实验组肝P-g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则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该结果证实了鱼类P-gp基因参与药物代谢过程,提供了一种从分子水平揭示水产动物体内药物代谢规律的思路。

关 键 词:P-糖蛋白  尼罗罗非鱼  恩诺沙星  首过效应  药物代谢
修稿时间:2013-04-0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