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期秸秆还田对水旱轮作土壤结构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邓巧玲,何俊峰,李继福,吴启侠,邹家龙,胡义涛,黄帅.长期秸秆还田对水旱轮作土壤结构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2018(2):14-18,40.
作者姓名:邓巧玲  何俊峰  李继福  吴启侠  邹家龙  胡义涛  黄帅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湖北省荆州市农技推广中心,湖北荆州,434025
基金项目: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长江大学第十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摘    要:基于水旱轮作肥效田间定位试验,研究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团聚体分布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S)处理相比,秸秆还田(+S)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15.2%、23.2%和41.0%,同时降低了耕层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通气孔隙度和含水量。长期秸秆还田可显著增加土壤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进而提升土壤肥力。在相同培养时间下,+S处理的微生物平均光密度(AWCD)显著高于-S处理。磷脂脂肪酸分析法(PLFA)结果显示,长期秸秆还田有助于增加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含量并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因此,在稻-油轮作条件下,长期秸秆还田能够改善土壤团聚体状况,并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关 键 词:秸秆还田  水稻-冬油菜轮作  土壤结构  团聚体  微生物多样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